成都市会展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成府发【2012】10号
“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会展业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成都市会展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是加快会展业发展,对于促进成都市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为主要编制依据,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规划对象为成都市会展业,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成都市会展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会议、展览、节庆活动举办的数量、规模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品牌培育成效明显,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会展业在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一)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十一五”时期是成都会展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会展项目数量大幅增加,2010年举办各类会展项目数量达382个,较2005年增加206个,吸引参会参节人数达8100万人次,其中外地参会参节人数达1320万人次。会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会展业直接收入年均增速达32.27%,间接收入年均增速达33.23%,2010年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32.39亿元,间接收入达到272.87亿元,促进经贸合同签订金额达2880.74亿元。
专栏1 2005-2010年成都会展业发展规模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直接收入(亿元) |
8.00 |
9.68 |
11.90 |
13.50 |
25.52 |
32.39 |
间接收入(亿元) |
65.00 |
75.00 |
90.00 |
180.00 |
215.2 |
272.87 |
会展项目数量(个) |
176 |
210 |
230 |
260 |
320 |
382 |
(二)品牌项目持续增加。“十一五”期间,成都在培育会展品牌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高端会议、专业展览、特色节庆实现同步发展、整体提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等自办展和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药品交易会等大型来展规模明显扩大。大型国际会议数量不断增多,先后举办了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等大型会议。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十一五”期间,成都会展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成都市会展办更名为成都市博览局,体制创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走在前列。建立了涵盖公安、交通、工商、卫生等30多个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会展“一站式”政务服务机制,以及会展活动项目库和会展服务招投标制度,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四)场馆条件有所改善。“十一五”时期,成都市会展场馆可使用展览面积约19万平方米,2005年投入使用的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搭建5600个国际标准展位,全市酒店会议室总面积达4.3万平方米,会展场馆承载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会展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
(五)产业配套逐步完善。会议中心、宾馆酒店、旅行社和餐饮、广告、翻译等20多个行业的企业建立了“会展服务联盟”,为会展活动的举办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成都会展行业协会、成都旅游行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等协会组织100多家企业发起并建立了会展旅游联盟。
(六)会展影响力不断提升。2008年成都市被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列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之一,2009年被业界权威刊物《中国会展》和亚洲财富论坛评为“中国十大展览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中国十大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2010年被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推选为“中国会展名城”,在首届中国会展业年会上被评为“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陆续荣获“中国会展之星•最佳城市奖”、“中国最佳绿色会议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等荣誉,成都作为知名会展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七)成都模式初步形成。“十一五”时期,成都市形成了会议、展览、节庆三大业态齐头并进的“大会展”发展格局,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产业驱动、综合经营、机制保障”的特色发展模式。
“十一五”时期,成都会展业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受场馆硬件设施不足、会展企业实力较弱、会展人才支撑不够等因素制约,大型会展、自主品牌会展及国际会展项目较少,离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之都”的长远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十二五”期间,成都会展业须突破制约瓶颈,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