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和交通先行、立城优城、产业倍增、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依托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开源聚流、品牌高端、双轮驱动、内外联动、全球营销”五大行动,实施“会展品牌集聚区”、“国际国内重要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西部休闲节庆之都”三大工程建设,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之都”。
(二)发展战略。
1. 品牌化战略。做大做强现有会展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依托城市特色和优势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婚庆等行业领域,加快开发培育新的会展项目。积极引导中小会展项目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以会展品牌化推动国际化。
2. 专业化战略。着力提升会展项目和会展运作的专业化水平,举办专业性的会展项目,聚集专业观众,为专业领域内的企业搭建沟通与交易平台。提高会展企业的专业化运作水平,提升会展人才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以会展专业化推动会展品牌化和国际化。
3. 国际化战略。从会展项目、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会展服务、会展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国际化水平,以会展国际化带动品牌化和专业化。以会展国际化促进城市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知名度提高,推动成都建设成为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会展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会展品质和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会展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会展业运作的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会展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力争硬件设施、服务机制、品牌项目、龙头企业、综合影响五个方面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实现把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展之都”目标。
1. 经济效益目标。“十二五”期间,会展业直接收入年均增速达25%以上,到2015年,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100亿元,间接收入达到800亿元。
2. 会展数量目标。到2015年,年举办会展项目达500个以上,展览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化会展项目达100个以上,占会展总项目数量的20%;5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数量达20个以上;年举办国际国内重要会议数量达100个以上,参会人数500人以上的会议超过50个;年举办节庆活动数量达200个以上,参节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节庆活动数量达30个以上。
3. 会展品牌目标。到2015年,形成10个以上会展品牌,主要包括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4. 场馆设施目标。到2015年,全市会展场馆室内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
5. 会展企业目标。到2015年,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
(四)空间布局。结合全市功能分区,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状况、现有会展场馆资源分布及区(市)县会展业发展基础情况,统筹考虑现有会展业发展格局,构建会展核心功能区和会展特色功能区两大功能区。
会展核心功能区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城所在区域为重点,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集中度高、基础设施完善、资源聚集能力强的优势,以大型国际会议和高端论坛、专业展览、特色节庆为发展重点,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城南世纪城会展综合体、城西会展综合体、天府博览中心、四川省科技馆等专业场馆,以及会议型酒店、各大专业市场为主要载体,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推动会展企业集聚,打造成为会展场馆设施先进、市场主体竞争力强劲、配套服务完善的会展核心区域。
会展特色功能区以龙泉驿区、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等区域为重点,依托龙门山和龙泉山丰富的旅游资源,都江堰市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良好的生态条件,以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的快速通达条件,推动会展业与旅游、文化、体育运动和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