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会展人才高等教育,强化会展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壮大会展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1. 加强会展人才高等教育。鼓励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着重培养会展策划师、展台设计师、营销与管理人才、高级翻译人才等急缺专业人才。聘请国内外会展实践丰富的从业人员到高校做客座教授,为高校人才提供会展实践性教学。鼓励高校与会展企业合作,培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展专业人才。
2. 强化会展从业人员在职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对成都会展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加强与国际展览管理者协会(IAEM)、国际展览联盟(UFI)等国际会展组织或机构的合作,开展会展高级人才培训。大力培养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提高职业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建立会展业职业经理人人才库。
3. 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交流、引进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会展策划师、会展营销和管理人才、高级翻译人才等核心人才,建立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定期组织会展业相关管理人员到香港、新加坡、欧美等会展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会展人才开发机制,吸引、聚集一批会展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使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会展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
(六)完善会展场馆设施,优化城市会展功能。学习国际先进场馆建设经验,新建现代化会展场馆,并对已有场馆进行升级改造,构建“一主多副多馆”的全域成都会展设施格局,打造全国一流的会展硬件设施。
1. 规划建设“一主”。积极推动省上加快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规划建设,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天府新区规划选址,在用地布局上为场馆扩张及配套设施建设预留充足的土地空间,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商品展览展示与交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商务中心。
2. 提档升级“多副”。加快城南世纪城会展综合体建设,提高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场馆使用效率,加快建设新世纪环球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在世纪城会展综合体及周边规划建设星级酒店、大型停车场、餐饮供应中心等配套设施,增强其承办国际会展的服务功能。加快城西会议综合体建设,形成新的会展副中心,合理布局成都会展产业。
3. 优化完善“多馆”。在中心城区新建高端会议型酒店,并推动新建的高星级酒店增加会议设施。各区(市)县结合各自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规划建设中小型展馆、高端会议型酒店以及节庆赛事场地,发展中小型展会、中高端会议、大型节庆赛事项目。
“十二五”期间成都会展场馆重点项目
1.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省上将在我市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预计2015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主会场。
2. 新世纪环球中心。新世纪环球中心位于天府大道与绕城高速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300亩,总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建筑。该项目由新世纪环球中心、中央广场、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新世纪当代艺术中心展示厅展览面积约1.2万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洲际、皇冠假日酒店含1000余间客房,能满足展览、会议、商务、游艺、休闲等多重功能,预计于2013年投入使用。
|
(七)拓展国内外会展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强化会展区域合作和机构合作,拓宽会展合作领域,提升会展合作层次。
1. 强化区域合作。重点推进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内会展业合作。加强与成都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的联系,积极开展会展项目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结合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各主要城市的优势产业、特色资源,发挥成都在会展专业场馆、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成都搭台、各地唱戏”的会展业发展格局。
2.大力推进城市合作。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杭州、武汉、西安、昆明等城市的合作,力争在促进会展项目、人才、信息、物流等会展资源的整合,在政策制定、行业管理、统计调查、人才培养、品牌培育等方面搭建对接交流平台,逐步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通过开放式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3.加强与国际对接。积极推进成都会展项目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推动会展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会展企业等加入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组织,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的办会理念、运作模式、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成都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国际友城、驻华商协会、驻容领事馆、驻蓉商协会的对接,开展城市交流和项目合作,重点推动与德国慕尼黑等国际会展名城结为“会展姊妹城”。
(八)加强会展宣传推广,宣传会展城市形象。拓展推广渠道,整合宣传平台,提升重大会展项目宣传推广水平,加强对成都加快发展会展业、建设“中国会展名城”的宣传,努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电台、推介会、专业论坛等多种方式对成都会展业发展情况进行宣传营销,为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会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每年从全市会展节庆活动中筛选一批城市营销功能强、推广价值大的重点项目,纳入全市重大活动宣传工作统一安排。每年在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会展产业和会展项目的宣传推广。市属媒体确保提供一定版面(时段)用于会展产业和重点会展项目的新闻宣传。
2. 整合宣传平台。建立完善会展信息收集、处理、发布机制,及时在各类媒体上公告展会信息,确保在蓉举办展会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继续办好“成都会展网”,提升网站功能,创新开辟更多特色栏目,打造会展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会展城市不定期召开成都会展推介会,在世界知名城市设立宣传点,对成都会展项目进行宣传推介。
3. 强化氛围营造。对重点会展项目在会期加大公共资源支持力度,在重点路线和点位设置户外广告和灯杆道旗宣传展会。按城市户外广告要求,在城区主要出入口及显著位置设立电子广告牌,及时发布品牌展会信息,营造会展整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