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人数1700余人
大会实际报名买家人数超过1100位,参展商参会人数超过300位,参加论坛注报名人数超过300位,参与报道媒体为40余家,参会人数规模空前。
展会规模5000平方米
会议与奖励旅游展览会展出面积达5000平方米,共搭建80个标准展位,4个特装展位,参展单位达到100家,包含四大展团。
专业活动31场
大会期间共举办专业活动、论坛及社交活动共计31场,专业论坛16场,推介专场活动8场,专业展览1场,专业培训1场,洽谈活动3场,其他活动2场。
演讲嘉宾70%更新率
本次演讲的嘉宾均为会议、奖励旅游行业专家,来自产业链各个环节,组委会为增加内容的新鲜性,与上届大会相比,本次大会演讲嘉宾具有70%的更新率。
特邀买家350家
大会期间,组委会特别安排了现场洽谈和预约洽谈两种模式,共邀请到特邀买家350家,出席率更是达到了80%,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对接洽谈的好机会。
国际参与20个国家地区
国际性也是本次大会最为瞩目的特点,期间举行的境外办会交流咨询会活动受到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关注,共有来自20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议局、旅游机构参加。
$---分页标志---$
开幕式
新探索、新机遇、会议产业新未来
——记第六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开幕式
2013年12月3日,第六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开幕式隆重举行,业界代表悉数出席本次大会。为充分体现出会议行业的趋势,会场使用最为先进的LED显示屏,长度达到24米,不仅显示效果极佳,同时也彰显出会议AV技术的最新趋势。关于开幕式的流程,组委会充分遵循新会风要求,力求简短、高效。
上午9:10,开幕式正式开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先生受邀担任开幕式主持人,“很高兴与国内外会议产业届的新老朋友们汇聚在国家会议中心,相聚在CMIC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刘海莹先后介绍了参会的重要嘉宾,所有来宾围绕“新机遇、新探索、会议产业新未来”的大会主题,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展开全方位讨论,为会议、奖励旅游发展积极寻求更多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案。
北京:建设国际高端奖励旅游目的地城市
周正宇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
2012年北京规模会奖单位直接收入250.9亿元,较2010年成长11.5%,会议数量和规模提升,奖励旅游增势强劲,办展数量逐步增进。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发布的数据,2012年接待的会议当中北京排第一位,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排在第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驻京机构,通过协定价格购买商务舱以上的机票抵达北京的客人同比增长19.8%,这标志着北京已经确立了国际知名的会议城市的地位,在亚洲的地位也更加巩固。
作为历史名城,国际化大都市,全国政治、文化、科教交往中心,北京旅游产业走上多种业态共同发展的道路,北京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在十二五时期建成我国入镜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亚洲商务会展旅游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高端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我国旅游业改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值换代的重要方式。高端旅游业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北京会议中心的地位,为提升高端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也采取了一系列核心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服务体系和市场推广体系方面。
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先后制订关于会议与奖励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会议与奖励旅游发展资金的实施细则,该奖励政策配套总额两千万元的预算资金,是迄今为止全国各旅游城市针对会奖旅游行业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广的专项奖励政策;发起成立了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和中国会奖城市联盟,前者涵盖了北京会议产业链和高端旅游产业的各类企业,后者则是通过跨地域合作城市,着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会奖旅游目的地;同时,建立了北京高端旅游资源库,具备资料采集、资源展示,统一查询的数据库;此外,2011年底成立了北京高端会奖旅游机构和北京高端旅游网,前者成为接轨国内外高端奖励旅游业界的机构,而网站成为发布高端旅游信息数据、提供咨询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市场推广体系方面,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并参与国际国内会奖市场专业展会和推广活动,积极融入国际会奖旅游组织,提升北京高端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北京新年倒计时和高端旅游活动等一系列高端旅游推广,与中国科协会议中心、万事达卡等机构进行会奖旅游战略活动,这些举措的推出就是为北京高端旅游市场提供服务,搭建全新平台。
相信通过北京高端旅游产业的整合,将会发挥首都旅游资源的综合性优势,促进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的融合发展,并提高北京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更快更好融合发展。
新会风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袁再青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
2012年年底以来,随着中央关于会议组织工作新规定的出台,中国会议市场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以“高效、务实、节俭、数字”为核心的“新会风”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会议组织者所接受。然而对于会议市场来说,2013年则经历了一个震荡时期,原来依靠政府会议生存的会议企业,逐渐感到了压力。
从根本上看,新会风对会展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件好事。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促使我们会展产业也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市场求发展,依靠提升产业价值求效率,这是会展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除此之外,办法的出台也衍生出了会议数字化,就是通过简单的网络系统处理和传送数字信号完成远距离的会议,节省了时间、经济和人力资源等,长远来看,高效、务实、节俭、数字化将是会议产业未来发展的常态。
精简会议和繁荣会议产业并不矛盾,不能把两个概念混淆,党政机关的会议在主办方、经费来源、会议性质和目的都与市场运作的会议项目不同,相反应该鼓励市场化运作的会议项目,提高会议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品牌影响力。
第六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目的就是探讨在面对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会议行业出现的诸多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趋势,探索会议组织的新方法,用创新去迎接会议市场的新挑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也愿意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与会议产业界同仁共同努力,使我国从一个会议大国向会议产业强国迈进。
七彩云南,旅游强省
段跃庆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科学决策,强势主导旅游发展。云南省旅游业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型”到“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全省旅游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带动效应日益增强,云南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大省。
云南旅游在产业地位确立、发展模式、扶持政策、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对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发展旅游给予了积极的示范或有益的启发。云南基于产业发展契机情况,顺应国内外旅游发展潮流,优先将旅游产业确定为云南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使云南旅游走上了产业化快速发展道路;在发展模式方面,建议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较早开拓性地成立省级层面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推动旅游生产力发展;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结合省内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开发出诸多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完善了旅游产品结构,也实践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同时云南还开创了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的先河,“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整体形象的宣传,让云南旅游蜚声海内外,吸引力大幅度增强;此外,2008年以来,云南拉开升级旅游综合改革的序幕,成为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试点省份。
发展会奖旅游,是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理性选择,是基于云南会奖旅游资源优势的客观选择,是基于云南会奖旅游资源优势的客观选择。因此,未来云南在发展会奖旅游发面,一方面需要跳出旅游,走融合的路子发展。“突破”传统游客概念的束缚,认识“完整的人”,而非“旅游的人”,综合考虑“完整的人”的综合需求,把盈利片段与非盈利片段结合起来,把片段的旅游者拓展成完整的旅游者,把片段的旅游产业要素、产业链设施拓展成完整的旅游产业要素、产业链设施,从而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促进商贸发展,依靠开放来发展会奖旅游。把外经贸、对外贸易、引资投资等环节和旅游营销结合在一起,在融合互动中推进入境旅游发展。此外,还要狠抓整合,走“一站式服务”,通过汇聚各行业的信息与资源要素,发挥各创新主体的活力,完善市场环境,并建立相应的信任与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各行业的深度合作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
成都:国际会议目的地新发展
母涛 成都市贸促会会长/成都市博览局局长
中国会议城市的发展机遇和会议产业发展未来,在刚跟结束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针,作为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的会议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而通过举办国际重大盛会,这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争取发展优质资源的最佳方式之一,拉近城市与世界的时空距离,重大国际活动为城市提供了必要的外驱动力。
据统计,2013年1至10月,成都共举办国际会议81个,尤其是2013年6月和9月,两大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财经盛会——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相继在成都举办,这是迄今为止,两大盛会,首次在同一个年度和一个城市举办,一时间成都成为全世界暴光率和关注率很高的城市,通过两大盛会的举办,成都展示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丰硕成果,提高了城市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促进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提升,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未来,成都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交流的目标,以会战旅游为先导,广泛争取国际会议的承办权,通过营造大事件效益,不断承办成都的国际化品牌,让成都更紧密的融入全球体系。
在发展会议产业方面,成都正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会议目的地城市而努力,主推成都打造西部核心经济的增长机遇。即以市场化为导向,做强做优,一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另一方面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还要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专业化为支撑,提高成都会展发展水平,其中包括办会水平、组织的专业化,服务人性化,还要提高会展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以及会展专业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国际化为引领,引进更多国际性展览和会议活动,完善国际会议、展览服务,并开展国际营销工作;以品牌化为目标,打造中国会展名城,引进高端会展品牌,吸引更多优秀公司或者子公司、办事机构来成都,还要培育自主会展品牌,做大做强一批会议和展览项目;以规范化为重点,营造良好的会展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践行新会风,强化市场监管,优化会展服务环境。
同时,城市在发展会议产业时也需要注意,第一,精准选择会议题材,会议主题要深入挖掘城市的经济、产业、生态、人文等优势和特色,促进会议产业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二,大力提升会议服务的专业水平,会议组织者的专业化水平是会议品质的重要保证。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要成功举办一个国际会议,特别是承办国际会议,专业会议服务公司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服务贯穿了整个会议的始终,即有会议的前期策划,也有会议的各项筹备和会期的管理执行。第三,不断完善会议配套设施,会议场馆和配套硬件设施是会议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2014年我国会议产业大有可为
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总体来看,2013年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主要指标仍处在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7、8月份后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强力回升尚难出现。下一阶段,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关于2014年经济走势,主要有以下分析:第一,我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整体上仍处于调整期,不会形成新的快速上升趋势,周期性、阶段性调整仍会继续;第二,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从三大需求看:投资方面向下的压力较大,最主要的是房地产板块(2013年的透支、城市分化、房价控制目标等),消费主要是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放缓,消费将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而出口方面有望比今年好转;第三,预计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仍在7.5-7.8%之间,CPI在3.5%的控制区间,要给改革留出空间。
同时,2014年,产能过剩突出、财政金融风险约束上升、房地产市场波动及风险、通货膨胀潜在风险等都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而中国会议产业面临的环境是,改革释放出信号,市场配置会议产业资源的作用加大;政府职能将发生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会议领域放松规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会议行业产生影响,但政府将强化监管;毫不动摇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平等竞争,民营会议产业主体发展;建立统一有序的会议市场规则和体系;八项规定、中央和国务院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会议活动、资源节约等作出全面规范。政府会议将明显减少,费用缩减;同时政府购买服务也会给会议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对外开放扩大,中国因素和影响力增强,更多国际会议将在中国召开。
新的发展环境下,会议行业也将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这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学习贯彻及由此带来政策解读、具体改革设计、政策制定的相关会议增加;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带来行业形势分析的会议需求增加;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带动会议和展览的发展。与展会相配套的会议增加,从而形成会展产业链、生态链;市场配置资源会促进会议市场进一步细分;培训、继续教育、企业内训、政府购买服务等会增加;国际影响力大的会议,国际的行业会议更加注重中国市场等。
同时,我国会议产业发展对行业提出新的要求,第一,探索会议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规律,有中国特色的会议产业如何发展;第二,会议市场如何进一步细分市场,如何形成产业链、服务链、生态链,提升价值。办会主体、会议中心、服务主体、营销团队、宣传;第三,品牌会议的打造和发展,如何彰显品牌价值;第四,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会议产业;第五,政府在会议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会议产业的政策研究;第六,国际会议的策划、营销和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七,会议与会展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如何解决。总之,中国会议产业前景看好,希望未来产业可以迎来更大更新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