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
——《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首页
产业动态
《会议》杂志
青道文章
《会议》 数据发布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
会链接
杂志文章
首页
> 杂志文章
会议产业创新时代的来临
2012年06月25日
来源:
《会议》杂志
作者:文/萨拉•J•.F•布兰雷 围观:
10676
次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加州恩辛尼达市Breining集团的咨询及培训公司负责人Terri Breining是一位有着30年行业经验的资深人士,CMM(会议管理专业人士),CMP(会议策划专业人士)。她说:“取消活动、在流程中引入采购环节、SMMP(战略会议管理计划)的发展、对会议视角的变换等所产生的影响,是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分散的概念——这些都在我们正经历着的这场演变中创造着更大的利益。”
做出这个改变需要会议专业人员更早的参与到计划流程,了解组织方想让参与者学到什么,了解潜在的与会者们期望从活动中得到什么,以及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调查以了解与会者体验的投资回报率,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投资回报率。
就核心来说会议架构首先从人们如何学习的理念出发,过去这些问题都被忽略了。Jeffery Cufaude说:“我们不去关心人们在活动中如何学习。我们应该问的是‘你觉得会议的内容中有百分之多少是适用于你自己,又有百分之多少适用于专业的需要?’”同时,人们需要一种方式来消化他们或许的信息,可以尝试Cufaude的办法来帮助大家回顾演讲内容:在大会演讲结束后,安排一个30分钟的跟踪研讨,其内容全部都是与演讲的各个部分相关的。Cufaude建议可以重复安排两个这样的研讨班,这样大家就可以参加两个不同会议。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研讨班获取不同的信息。举例来说:你想讨论你刚听到的内容吗?大家都在101房间;你想要学习相关案例吗?可以去102房间;你想看一些相关资料吗?可以在103房间找到;你想解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去104房间集合。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能够加深对演讲内容的印象,这些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Jeff Hurt认为这些举措印证了精简编制内容的理念,“我会让演讲者告诉我,当演讲结束后,他们希望听众能记住的三件事是什么,我会围绕这三件事来设计活动,并给大家提供学习它们的机会。”
新泽西的Debi Scholar是一位从事旅游、会议及培训的咨询顾问,在战略会议管理方面有独特的专长。据她观察,若要实行转变,策划者无论如何都要从会议最开始的阶段就参与进来,但这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在企业的世界里,策划者并不能足够早地加入到活动中,为活动的美感和内容设计发表意见。
Scholar建议,策划者们和特殊客户可以每月安排一个例会,参加人有部门负责人、管理者、协会委员、独立策划的客户,例会不讨论具体的问题,而是围绕会议的年度日程安排展开讨论。“建立有规律的、持续性的会谈为参与者们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在全部计划制定之前来讨论关于会议架构的问题是最有效的途径。”
Jeff Hurt相信策划者们应该摒弃照本宣科,尝试从头开始策划,哪怕是重复举办过多次的活动。他建议:“向企业负责人了解他们举办会议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他们认为会议的效率怎么样。这个过程现在完全变成了设计与会体验,例如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的参与者获得更多收获呢?不要再把面对面的会议看成是一次性的体验,而要把它看成是与客户更广泛接触的一部分,以将它很好地融入到一整年的经验价值之中。”
“活动营”是一个的新兴行业聚会,初创于2010年2月,至今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主要关注参与者的学习成果,经常使用Twitter进行联系的人,使用“#活动专家”作为标签并将头像和姓名放在一起,只收集参会者和策划者想从会议中获得体验的意见,经过两个月的简单积累,一次会议就诞生了。
活动营的创始人Michael M.McCurry是第三方策划公司Experient的战略客户经理,他说,“活动的真正精髓是合作及对概念的验证”。在活动营,会议专业人员会亲自参与、观看网络广播并且加入Twitter会谈。“我们试验了一些科技产品以了解它们如何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并且为其中一些测试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这是一种能促进我们组织内部变革的催化剂。”
<
1
2
3
>
上一篇:
贸易展营销的新方式
下一篇:
教你在活动中成功使用微博的35个窍门
《会议》杂志
总第79期
会议活动
+
第十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7)
+
2017中国(杭州)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交易
+
2017中国会议产业大会(云南)夏季峰会
客户服务
+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投稿:news@meetingschina.com
电话:010-62550268
联系:huiyi100@163.com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