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8)
杂志文章
首页 > 杂志文章

前行,西安追逐国际城市梦

2013年07月30日    来源:《会议》杂志    围观:3411次       

本刊记者  |  闫伟 高飞

    城市文化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未来的生命力,西安,这座古城正在以全新的城市形象和实力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兴起,西安整合旅游、工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西部重要的会议目的地城市。在亚欧经济论坛等一批国际性会议、展览项目的带动下,西安加快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进程,这座城市正在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不断前行,追逐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梦。

    初识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无愧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当今的西安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是活力四射的内陆新特区,中国中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全国科技资源统筹试验特区、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这些构成了反映西安现代社会发展成就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使西安旅游更具魅力。

    交通条件

    西安是陕西省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西部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华北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八大通讯枢纽之一。特别随着高铁线路的陆续开通,大大缩短了西安与其他主要省会城市的距离,方便了商务活动、展览的举行。

    科教、经济

    西安是科技发达、创新力强的城市。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拥有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多个,各类独立科研机构66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测试中心44个,在校大学生63.22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77余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1万人以上,有4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0.92%,列全国第一。全市18岁以上成人接受教育比例居全国第一。这里聚集了中国航天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神舟”五号、六号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箭载计算机和遥感装置等,都是西安研究制造的。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2772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会展经济

    西安以“大会展”格局为发展主线,具体描述为“一产业一品牌、一园区一平台、一区县一节会”,集会议、展览、节庆、赛事、演出为一体。结合关天规划贯彻实施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综合考虑产业分布、城市规划、基础配套等因素,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会展园区,成为名符其实的会展目的地城市。
    经过多年发展,西安曲江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和航空航天基地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区,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大会展聚集区。

聚集区

 

          

 

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

 

以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综合展览及教育、文化、旅游专业展示区

 

高新技术产业展览展示区

 

以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为基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展览展示区

 

消费类商品展览展销区

 

以陕西国际展览中心为核心,形成生活休闲类、日常用品类商品展销区

 

西咸国际专业会展区

 

在西咸结合部形成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业展示展销区及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区

 

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展示区

 

以大唐西市为核心,形成文化、旅游类产品展览展销区

 


    旅游产业新起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推进,依托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引领西部产业地域全面升级优势,西安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迅猛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在过去的2012年,西安旅游全年预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国内游客7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业总收入654.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3%。旅游接待收入占全市 GDP 的15%。
    通过对西安旅游市场发展的全面分析把握,2012年西安市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18条措施,而后逐步实施,迎难而上,不仅实现西安旅游发展稳步增速,更使得古城西安荣获“2012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12最佳绿色会议目的地城市”的称号。稳步前进的西安旅游,秉承未来大西安将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等愿景,踏着坚实步伐,为将西安逐步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且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添砖加瓦。
     日前,经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西安市旅游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6年西安市要达到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46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40亿元(占GDP18%)的目标。《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几项主要任务: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市场主体,目标是要把旅游业培育成西安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而在推动当地会奖旅游、会议产业发展方面,《意见》提出,西安旅游计划创新营销方式,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进西安旅游业向观光、休闲、会展统筹发展型转变。加快西安向国际化、便利化功能完善型目标转变。同时强调,促进商务会展旅游的发展,推动会展、旅游部门及有关区县、开发区,积极与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开展合作,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鼓励旅游企业加大在各类会展活动中的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拓展商务会展旅游市场。此外,还将培育会展旅游专业人才,提高商务会展旅游的总体水平。
    意见还鼓励西安旅游产业抓住时机,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对有特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传统庙会进行资金和宣传上的扶持,打造一批品牌庙会,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鼓励旅行社通过资本运营方式向专业化、连锁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西安将加大对旅行社的奖励扶持力度,力争在3年内,扶持1-3家旅行社进全国旅行社百强行列,对新获得“中国百强旅行社”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30家有一定外联接待能力,竞争实力强的旅行社;鼓励旅游景区积极创建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对经旅游主管部门认定,新获得国家5A、4A、3A的旅游景区,由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对经旅游主管部门认定的白金五星级、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产业。
    综合分析,西安依托产业经济、会展产业、旅游产业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大力推进会奖旅游、会议产业的强大促进力量,基础设施及市场主体的不断完善,为会议产业的发展提供先决条件;同时,为培养西安会奖旅游、会议产业的软实力,将有步骤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也将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这就为会议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会议及会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整个城市各个资源的配合与整合,西安将成为全国最具潜力的会议目的地城市,引领西部、甚至全国会议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聚焦曲江,引领西安会议产业新发展
下一篇:中国会议标准与统计需借鉴国际经验
《会议》杂志
《会议》总第79期

总第79期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