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8)
杂志文章
首页 > 杂志文章

顺势腾飞,贵阳会议展览齐头并进求发展

2013年03月27日    来源:《会议》杂志    围观:3621次       

——访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主任 何晓军

    贵阳,一座正在奋勇前进的西部城市,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贵阳的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等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了会议、展览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贵阳先后荣获全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潜力会展城市”“CMIC 2012华表奖——最佳绿色会议目的地城市”等称号。2012年年底,《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批复,贵阳会展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针对贵阳会议展览经济发展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主任何晓军。在谈到会展业对于贵阳市的重要性的时候,何晓军主任强调,贵阳市会展业的发展,在构建贵阳市“绿色经济生态、宜居城镇生态、和谐社会生态、自强文化生态、友好自然生态”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平台。何主任认为,把握自身优势,开创会展业发展新局面,是贵阳“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贵阳在西部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天生丽质,贵阳主打生态人文
    随势而动。对于贵阳来说,会展业是一种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型动力来源,只有充分把握城市产业及自然优势,才能与城市经济相得益彰。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贵阳被国务院确定为“黔中经济发展区”的核心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引下,将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何晓军主任告诉记者,贵阳市在产业经济方面也具有独到的优势,是全国军工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化工原材料、药品与药材的重要基地和全省旅游的集散地与目的地。
    贵阳整座城市散发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了贵阳气质。为相应国家“把文化和旅游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政策号召,贵阳市提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实施“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战略,这也为贵阳市特色文化会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贵阳旅游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在“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影响下催生了“清凉经济”,再加上依山傍水,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并拥有青岩古镇、黔灵山等著名旅游景点,使贵阳成为盛夏举办会展理想佳地和旅游的最佳目的地。此外,贵阳地处少数民族地区,造就了众多地域文化的融合,衍生出了多彩的地方民族节庆活动,这样成为贵阳会展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
    政府引导,会展经济快成长
    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的颁布,为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到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贵阳市会展业超常规发展的提供了重要机遇;2012年12月,《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批复,贵阳再一次赶上发展好时机。究竟如何合理运用当前的有力政策?贵阳用实际行动来为贵阳会展业提供有力引导。
    目标是激励产业发展的关键。何晓军主任介绍,在“十二五”期间,贵阳市将保持会展业的快速增长,形成“夏季会展名城,全年活动胜地”的发展格局;建成全市各区(县)“主辅结合、各具特色”的“1主4副5环绕”会展业空间布局。到2015年把贵阳市初步建设成为“在西南地区中有影响力、在国内会展业中有大特色、在国际合作中有认知度”的重要会展城市;力争全市会展业年均增速高于25%以上,综合效益达到120亿元以上。
    在政府具体工作方面,贵阳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会议、展览等活动的开展需要政府支持,但也需要市场发挥作用,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何晓军主任介绍,政府发挥服务与管理职能,通过制定规则规范市场,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和助推行业发展,通过资金投入改善会展业发展的硬环境,通过服务体系构建软环境;而在会展市场方面,企业应公平竞争,促进会展资源合理配置。“在会展业发展初期,政府的支持、推进与引导作用要适当加强。”何晓军主任强调,在会展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迅速跟进并且加入会展业竞争的前列,这是贵阳会展业的发展战略问题。因此,政府重点打造一个会展片区、重点建设一批会展场馆、重点扶植一批会展公司企业、重点树立一批品牌展会,发挥领引作用。在重点扶植的基础上,也正在有计划地全面推进会展业主体成长、会展项目建设及区域布局发展,形成贵阳良好的会展业发展格局。
    由于贵阳地处西南中心位置,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就成为城市会展经济的另一责任。何晓军主任还指出,在会展业发展布设方面,贵阳既要保证会展核心区域的突出、优先、重点发展,打造品牌,也要兼顾各区(县)的合理分工,鼓励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协调、联动、整合发展,甚至于周边省市区域协调发展,带动西南会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贵阳也注重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的打造,努力打造贵阳市会展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与融合,是推动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贵阳在会议和展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节事活动、赛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等会展活动。坚持大会展与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演艺、餐饮等行业密切融合,形成互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结合贵阳实际情况,引入国际会展业发展的新理念,用生态会议、会奖旅游以及奢侈品展览等迅速打开会展业新局面。
    此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何晓军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贵阳高度重视会展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学习,结合贵阳的实际,研究和制定符合贵阳会展业发展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尽快扩大全市会展队伍,提升从业人员水平,使贵阳市会展业的人力资源逐步充实起来。”对于未来在会展人才培训方面的规划,何晓军主任告诉记者,到2015年争取有2-3所院校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5-6所院校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科专业。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全国各地乃至留学回国的会展师资,根据会展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会展实务培训,以适应贵阳市会展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据悉,今年上半年,贵阳市将组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推的“会议运营管理师”(CCMP)专业培训,力争使贵阳成为我国“会议运营管理师”专业培训的“开班”举办城市,为贵阳市新时期会展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实操性人才,为贵阳创建最具吸引力的会议目的地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贵阳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赢得了会议、会奖旅游、展览业内人士的关注,再加上逐渐完善的会议场所设施和政策环境,逐渐专业化的服务软实力,成为新时代的生态会议展览之都。作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贵阳孕育着潜力巨大的商机,会展业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推手,已经开始在贵阳落花结果,未来不久,贵阳将在会展业创造一番新成绩。

上一篇:青岛率先打造国际海洋会展名城
下一篇:美国基准国际酒店公司预测2013年会议界10大发展趋势
《会议》杂志
《会议》总第79期

总第79期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