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
——《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首页
产业动态
《会议》杂志
青道文章
《会议》 数据发布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
会链接
产业动态
首页
> 产业动态
两岸经贸交流为会奖旅游提供新契机
2013年01月05日
来源:
中国贸易报
围观:
1676
次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继台湾地区在大陆设立的首个经贸办事机构台湾贸易中心上海代表处于2012年11月18日揭牌后,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也于2012年12月27日成立,台湾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主持成立仪式。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服务辖区除北京外,还包含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未来将进一步协助台湾厂商拓展大陆内需市场,开拓新商机,并建立两岸企业经贸交流平台。本报记者在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成立当日对王志刚进行了简短采访。
两岸服务贸易进入新阶段
王志刚告诉记者,北京是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项发展皆居领先地位,其商业发展与消费市场潜力无限。在“十二五”规划中,北京更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2013年是两岸ECFA早收货品降税迈入第三年,早收清单中全数产品将享零关税优惠进入大陆,同时两岸服务贸易也进入新一阶段。
王志刚告诉记者,在大陆的经贸办事处选择在北京设立,具有重大意义。十八大与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
的举行,将在扩大内需、城镇化、进口方面为两岸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台湾贸易中心今后将力求扮演更加专业的角色,以专业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为两岸企业提供服务,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向前发展。台湾贸易中心设立北京代表处,显示京台经贸交流更加频繁,同时对两岸落实ECFA具有重要意义。
王志刚指出,这几年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所服务的对象涵盖全台湾的工商企业,并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包括在上海兴建营运上海世博台湾馆、在大陆14个省市办理22个台湾名品博览会、邀请及接待大陆中央机构及各省市来台采购交流团超过百余个。但或许因名称关系,部分人误以为台北世贸中心只是为推动台北市之交流。因此,2012年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决议,以台湾贸易中心的名义设立大陆代表处,更能切实地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未来将持续以加强两岸企业经贸交流为宗旨,积极推动交流活动。
以办展为纽带加强两岸经贸交流
王志刚告诉记者,台湾名品博览会已经成为两岸经贸合作中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盛会,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自2009年首届台湾名品博览会举办以来,台湾名品博览会已经在大陆多个地方举办过,且均大获成功。2012年4月,上海台湾名品博览会吸引了800家厂商参展,设立展位2000个,4天的展期成交额达2.5亿美元。2012年6月,成都台湾名品博览
会展
出面积3万平方米,展出商品3万多种,参展企业500多家,25万人次参展,成交额近3亿美元。2012年10月,青岛台湾名品博览会有580家台湾企业参展,设展位1500个,成交额4.5亿美元。
王志刚表示,台湾名品博览会是台湾专业机构在大陆搭建的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台湾企业拓展大陆市场、树立台湾商品良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更多大陆消费者对台湾商品有了更深切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未来将积极邀请大陆工商企业采购台湾商品并持续举办台湾名品博览会。在他看来,大陆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台湾的企业参展欲望很强烈,而台湾的产品在大陆颇受欢迎,每年都有许多大陆城市希望他们去办展。2013年,台湾名品博览会在原有22个的基础上,还将再举办9个,并将在安徽、河北、陕西、浙江、大连等地先期举办。
未来呈现更多合作契机
王志刚告诉本报记者,中国贸促会与台湾贸易中心作为两岸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多年来一直密切合作,有着深厚的情谊,双方通过举办经贸研讨会、互办展览、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为促进两岸的经贸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指出,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台湾名品博览会等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中国贸促会的大力协助和支持。
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的正式成立,必将为中国贸促会与台湾贸易中心在新形势下开展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中国贸促会一直是台湾名品博览会的重要支持指导单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名品博览会已成为两岸经贸和民间交流的平台。
王志刚表示,十八大之后,在大陆进一步扩大内需、城镇化、增加进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贸促会与台北世贸中心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北京代表处成立后,台湾贸易中心将持续协助台商拓展大陆市场、积极邀请大陆客商赴台参观或参加台湾专业展、推广服务业合作、搜集商情、协助台商布局大陆等。
据王志刚透露,目前,除台湾贸易中心在北京及上海正式成立代表处外,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也决议该中心陆续在其他城市设立代表处。未来,这些服务据点所形成的贸易网络,将完整搭建起两岸厂商互动合作的平台,透过更通畅的服务管道、更大的服务能量,提供多样化的推广活动服务与商情信息,为两岸企业开拓更多商机。(傅立钢)
上一篇:
不摆花、不结彩 新会风"冷"了会展产业链
下一篇:
都市产业推手 年会经济不仅是一场热闹
《会议》杂志
总第79期
会议活动
+
第十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7)
+
2017中国(杭州)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交易
+
2017中国会议产业大会(云南)夏季峰会
客户服务
+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投稿:news@meetingschina.com
电话:010-62550268
联系:huiyi100@163.com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