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the Meetings Industry会议产业经济重要性测算》一书
编译 |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我们从会议产业的以下机构获得了很多报告,如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会议专家联盟(MPI)和会议产业理事会(CIC),以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旅游机构。尽管有些信息来源于旅游产业,但应该有一个认识,即会议比旅游的参加者更广泛,有些是当地居民而不是游客。
此外,课题组还进行了学术文献检索,以增加对产业的了解。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产业内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的数据采集方法。这导致必须对会议业统计上的差别进行确认,因为这些差别对经济重要性评估中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
2.1 会议产业全球发展趋势
这里探讨会议产业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 会议(meetings and conference)
· 展览(exhibitions)
· 奖励(incentives)
在这三个关键环节中,会议(meetings and conference)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很多,而展览(exhibitions)和奖励(incentives)部分一直研究不足。这就是说,在有关会议(meetings and conference)测算和报告的方法上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下面说明趋势及这些不一致的地方。
2.1.1 会议(Meetings and Conferences)发展趋势
Weber和Ladkin(2004)在他们的研究报告《21世纪的会展业发展趋势》中认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会议产业的成长。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为会议产业这种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一些国家和会议协会已经认识到会议(meetings and conference)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并试图评估产业规模和产业范围。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不少不同复杂程度的研究。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评估是独立开展的。因此,比较结果并做出全球估计是很困难的。为了说明这些困难,表1提供了一些最新的产业评估的摘要。
大多数报告表明,经过之前的下降,2005年会议产业将有所好转。唯一的例外是由国际协会联盟(UIA)提供的报告。(布鲁金斯研究所还预测下降,但这是从会议中心有关的投资环境角度撰写的评估报告)UIA报告突显了产业存在定义问题。UIA关于国际会议的标准是:
· 最低有300名参会者;
· 至少会期3天;
· 至少有5个不同国家的代表。
像这样的定义,只允许数据从一组特定的会议中采集,不提供业界更普遍的概述。在许多方面,这种定义对会议产业不利,因为它缩小了产业活动的范围。
然而,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每年一度的报告《国际协会和公司会议市场:统计报告》试图在会议产业中引领一致性,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采用的国际会议的定义已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搜集《旅游市场趋势》数据时通过,这一定义是:国际会议至少50人参会,并定期在至少有3个不同的国家轮流召开。在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年度报告中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总结放在这里,以便为产业提供一些趋势数据。
2.1.1.1国际会议产业发展趋势
2.1.1.1.1需求
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会议产业趋势研究》提供了这个产业组成部分的一致的、纵向可比的数据。这些数据的重要意义是它们使用了一致的定义,并收集了6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地区的数据。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可以研究旅游业中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会议产业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比较成为可能,如会议游客和休闲游客的比较。
在过去的五年间,国际会议次数似乎已在减少。虽然每个区域都显示数字下降,但在欧洲尤其明显。
不过,有人认为会议产业在本质上就是周期性的(Weber和Ladkin,2004;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05年)。在谈到这一点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表明,2000年是一个5年周期的高峰。报告进一步认为,ICCA2005年的结果指出,“2005年看起来好像会是自2000年最高点以来又一个很好的年份”。
至于产业变化的原因,报告认为是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如911事件、SARS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限制了旅游;一些重要产业如药品行业有预算限制等。
虽然在2000年到2004年期间办会数量减少,但参会者的人数似乎有所增加。图2说明了国际会议参会人数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ICCA摘录自UNWTO的统计数据,2005,《基本入门报告:美国会议市场》,会展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国际部分,世界旅游组织,智利,2005年5月25~26日)
自2000年之后的持续下降以来,2004年北美国际会议参会人数持续上升,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入境签证困难可能是导致这一数字下降的原因,2004年这些限制趋向缓和。除拉美地区外,2004年国际参会者人数普遍增加。有趣的是,会议规模增长较显著的是小型会议类别(50-249个参加者),增长了37%(ICCA,2004年)。
在产业发展趋势中,另一项重大变化是会议的会期。2004年趋向缩短会期,国际会议平均会期为4.2天,为近10年来最低平均水平(ICCA,2004)。这些统计数据也得到其它研究的证实,如由Deery等人(2005年)对澳大利亚的研究,以色列会议旅游研究(Sultan,Ditzan和Darsa,2002年)和由Kim等做的韩国会议产业研究(2003)等。
2.1.1.1.2 供给
国际会议产业的增长可以通过对产业供给方的讨论来得到论证。关于会议设施和会议接待能力的供给,以下讨论是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五个地区来进行结构安排的。数据来自《旅游市场发展趋势2005》(UNWTO)。本报告附录A提供了这些地区每个国家的情况。
非洲
对会议设施的供给,报告分为北部和南部非洲。在北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有大量的会议产业设施。许多国家的会议设施,能举办容纳400至3000位代表的会议,会议中心附近可提供高品质的住宿。在南部非洲地区,产业发展似乎更为强劲——博茨瓦纳、肯尼亚和莫桑比克都有新的会议中心。但是,在一些地区,如厄立特里亚等,由于频率、容量和进入该国的航班成本的增长,限制了产业发展。在这些地区由于政治动荡影响,会议产业的信息很少。
美洲
在美洲的一些主要地区,已经采集了主要的会议中心数据。虽然它提供了主要会议中心规模和位置的信息,可惜还没有提供完整的图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会议(Meeting Conventins)市场》(2005年第45页)表明“在该区域较为成熟的地区增长缓慢的同时,已经看到在加勒比、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活动已有很大的总量。”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会议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是亚洲香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6.4万平方米。此外,澳门、中国和印度也增加了举办大型会议的能力。主要目的地为北京、上海、新德里、阿格拉班加罗尔、钦奈和孟买。在大洋洲,如新喀里多尼亚太平洋一些岛屿和斐济正在扩大会展设施,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提供了全面的会议物业。
欧洲
欧洲是会议产业的主要传统地点之一。许多欧洲国家有国家级最先进的设施和访问便利性,这使它们成为受青睐的会议目的地。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以法国为例,目前有120个会展中心,使其成为具有顶级设施的欧洲国家。这些国家提供增值的会议产品,如荷兰和西班牙,不仅具有优良的基础设施,还具有广泛多样的产品。此外,会议产业的新兴国家,如爱沙尼亚和安道尔,它们正在开发并提供不同类型的会议产业设施。
中东地区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05b)报道,中东地区的迪拜提供了最全面的会议产业供给。但是,这一地区其他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巴林和叙利亚,也有与其它目的地进行激烈竞争的一流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