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岛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张世斌
本刊记者 | 高飞
在“2012青岛会议产业发展论坛”举办期间,青岛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张世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本刊记者:青岛作为一个知名会议目的地城市,除了自身的硬件设施外,您认为还应该具备怎样的内在魅力?
张世斌:青岛作为一个会展名城,交通便利、场馆充足,具有非常好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也具有独特的美食(海鲜),这是一个会展城市非常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城市要给会议组织者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综合的服务体系和城市内在的特质,那么这个城市的精神风格和品质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精气神,既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城市宏观竞争力的一个体现。另外,我想对于会议组织方来讲,一个封闭的城市,没人愿意来旅游、开会,所以除了硬件配套方面,我觉得将城市这种无形的品质和风格打造起来,就会更具有竞争力。当然这个精神风格和品质从纵向来讲,要有一个历史文化的延伸,从横向来讲是一个开放精神的体现,无论是开放还是沉稳,或者是豪放,都是一个城市应该具有的独特魅力,所以我觉得应该在城市精神和品质上打造上下更大的力气。
本刊记者:您认为政府在推进会议产业发展方面应该着重哪些方面?
张世斌:首先是会议的数量和品质。现在的会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城市到了年底都是统计一年来办了多少会,会议的层次和质量却很难拉开距离。数量和质量都要提高,这才是趋势。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提醒了我们,没有量的扩展,质的提高也很有难度。如果过乱、过度的开发数量,财力、物力、人力过度分散,质量就很难提高;反之,集中力量于会议品质,数量跟不上,又不能形成规模。所以,政府应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做好平衡,兼顾会议的数量和质量。再谈谈政府引导推进会议的着力点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政府部门都有同感,举办一个综合性的会议,投资比较巨大,效益也很低,事事亲力亲为肯定会感到疲惫、无力。我赞成一个观点,政府可适当将会议部分工作委托给专业的会议公司来承办,政府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宣传推广、政策扶持,稳步实现与市场的结合等,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三,我觉得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会议产业的扶持和引导,积极研究制定政策,集合力量培育打造会议产业链条,使之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形态。
本刊记者:对于中国会议产业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张世斌: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做会不能简单的一发不可收拾、泛泛而上,需要提高会议市场的整体水平。
我们可以请到国内、外的会议专家来做会,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还是希望能用几年的时间来发展、打造自己的会议品牌。现在来看,全国各地的会议有很多,也遇到了相关的发展瓶颈,存在效率低、花费大、质量不高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此,我们应该针对会议产业本身及它所产生的带动性出台相关政策。
我对中国的会议产业充满信心,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迅猛。中国具备很强的文化优势、经济优势,还有人文地理方面的优势,只要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国家、政府出面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来做指导,我想会议产业在中国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