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生活场景再现乌镇
乌镇自1999年开始进行保护与开发,2001年和2007年相继开放了东栅和西栅景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景区环境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景区口碑的不断提升,乌镇旅游已经成为每一位乌镇人引以为豪的名片。
近日,乌镇国际旅游区居民参观西栅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之中。这是乌镇景区在丰富古镇及社区形态、让乌镇镇民体验感受和分享乌镇旅游成果的又一次旅游文化活动。
近年来,乌镇景区一直在追求打造一个传统与现代、旅游与生活并存的老百姓原生态的古镇社区。在改善了景区硬件旅游设施设备的同时,景区还对部分西栅原住民实施了返迁居住,许多返迁居民们进入景区后,悠闲晨练、走亲访友、喝茶听戏、听评弹,其乐融融……这一切构成了景区内生动的人文景致。这样的大型生活“实景演出”,是一点一点从乌镇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实践证明,这种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旅游形态,非常受市场的欢迎。“不起眼”的小小江南水乡乌镇,经过十几年的重新规划和保护性开发,如今,已出人意料地成为年接待人次近500万、旅游收入增速在30%以上的全国十大景区之一。
文化与历史一直都是旅游目的地长盛不衰的名片之一,而在高端旅游中,文化旅游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项。对于高端文化旅游的发展,更应该在传统中发掘。
用艺术留住武夷客
一直以来,武夷山以秀丽山水和厚重文化闻名于世,但是在高端旅游产品形式上还显得相对单调。武夷山最大的资源是自然生态和旅游,最大的品牌在旅游和茶叶,最大的潜力则在休闲养生度假。4月10日,几位福建知名油画大师相约武夷山度假区,从艺术的角度,畅谈武夷山应如何凸显文化特色,吸引、留住游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提升,拓宽旅游发展之路。“我到过平遥,去过阳朔,也到过丽江,发现这些地方当代旅游特色十分鲜明,能够满足各种消费需求的小旅馆很多,这是目前武夷山所欠缺的。”福建博物院研究员王辉说,武夷山主打茶叶和根雕艺术的店铺多,星级酒店多,但是特色店铺不多,特色客栈不多。“一些游客发出感慨,这里除了卖茶叶、旅游工艺品、香菇、笋干外,看不到其他有意思的东西。
“外国游客一般不住星级酒店,他们喜欢选择住在乡村气息浓郁的特色旅馆,而且一住就是一个月。”王辉建议,要延长高端游客停留时间,让更多的游客慢下来、静下来、住下来,就应该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兼容并蓄地吸纳包括酒吧、摇滚乐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建设一些主题客栈,以及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小旅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武夷山的自然条件对于绘画艺术是得天独厚的,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摄影的宝地、写真的基地。而这些艺术活动也恰恰丰富了武夷山的旅游资源,形成了武夷山独一无二的艺术旅游氛围。如果可以为在武夷山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才,提供艺术创作的空间和资源,让这些艺术家尽可能长时间地在景区停留,对武夷山打造艺术旅游环境,将大有裨益。福建省画院副院长孙志纯认为,现在很多人熟悉宣传已久的武夷山度假区,但是对武夷山下辖的一些地区却了解甚少,比如自古就是交通集散地的赤石,文化积淀深厚的武夫,以及岚谷等地,政府应该加大对这些地方的宣传力度,并在这些地方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是关键,随着武夷山即将步入动车时代,来到武夷山采风的艺术家将会越来越多,关键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薛行彪也认为,必须为艺术家们提供必要的创作空间,让大家有个可落脚、交流的地方。一旦有了交流场所,就能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源源不断地到武夷山进行艺术创作。久而久之,政府和艺术家通过联系,有了默契,就能从根本上推动武夷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文化武夷氛围。
武夷山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最大力量来吸引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打造各种文化品牌。不仅要树品牌,品牌的质量也很关键,比如演艺品牌“印象大红袍”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印象大红袍”是福建省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也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借助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的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相融合,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这也对提升武夷山旅游的文化价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原味、纯朴的东西会打动你
曾经因为投资张艺谋的公司而声名大噪的云峰基金,常常会走访全国各地特别是县级城市,发掘一些有文化、有历史、风光很美的的地方进行投资。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拉动当地旅游业,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好地方和文化。云峰基金董事总经理朱艺恺告诉记者:“云峰基金投资了张艺谋的文化项目之后,总的感觉就是文化产业赚钱非常难。一是要找出一个成长性非常明确、有一定规模的、能盈利的方向很难;二是这个行业以小团队为主体,很难由大团队来操作。很多服务型行业都是大团队构成,但是这在文化产业很少。”
“中国有很多文化资源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很难保持一个长期的发展。在别的国家,比如法国的小镇,原味、纯朴的东西会打动你,但是在中国很少有这样的东西。中国很多的古老的东西都被房地产弄掉了,比如洛阳的龙门石窟。我去过洛阳,但并没有前往龙门石窟,我估计龙门石窟环境比较乱,因为很多的商业把这个文化的、历史的东西盖掉了,中国人太急了,商业的气息太重。”朱艺恺说。
朱艺恺还建议,洛阳要做文化产业,最好能慢一点,往后走一点,把这个区域节奏放慢一点,让游客能留下来坐一会儿。“我们很多年以前到阳朔做刘三姐节目的时候,找一家两星级的酒店都找不到,甚至没有很好的卫生设施,现在阳朔五星级的酒店非常多,但是阳朔现在的环境反倒没有以前的好。外国游客现在都在追寻一些传统的东西,而传统是慢慢形成的。在文化旅游这个圈子赚钱不是要追求快,要追求慢,乌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乌镇重新把居民请回原来的屋子居住,发掘了很多的商业机会。”(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