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8)
产业动态
首页 > 产业动态

青岛:创新传统文化 让节会焕发新颜

2012年03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围观:1360次       
    市北区举办萝卜会打造“岛城新春第一节”;四方区连续23年举办海云庵糖球会;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也成功落幕……在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岛城,各区市都抓住举办节会来弘扬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才能吸引年轻人更多的关注。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各种节会上光芒四射,丰富发展节会内容区市都表示会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

    各种节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亮点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各区市依靠举办各种节会大打文化品牌,纷纷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或在节会期间展览,让广大市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饱尽眼福耳福。今年,市北区萝卜会邀请了高密市聂家庄泥塑和剪纸两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来参展。同时,举办青岛崂山绿石楹联书法展,突出弘扬青岛崂山绿石传统文化。

    四方区连续23年举办的海云庵糖球会在岛城可谓家喻户晓,在很多市民心里,逛完糖球会新年才算真的过完。本届糖球会在保留历年来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民间老游戏大赛、灯谜竞猜、茂腔、柳腔、吕剧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在济南特意邀请山东省柳子剧团来岛城表演,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柳子戏这也是第一次来糖球会展演。

    与市北区萝卜会、四方区糖球会相比,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传统文化展示更加丰富,邀请了陕西安塞腰鼓、北京天桥中幡、河北吴桥杂技、海阳秧歌、泰山皮影戏、崂山螳螂拳、即墨柳腔、胶州茂腔、日照拉线狮子以及内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等20余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了首届崂山舞龙舞狮大赛、戏曲专场表演、新春灯谜竞猜、民间艺术展演等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板块,为市民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也使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为文化特色鲜明、辐射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

    多种元素让传统文化更加丰富

    为了让岛城喜爱传统文化的市民过足瘾,每年糖球会期间,四方区文化新闻出版局都会邀请一些省内还没有来过青岛表演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登台演出。但喜爱这些传统文化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为了能让更多的青年人和小朋友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本届糖球会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过程中,加入了时尚动漫秀和木偶剧表演,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

    在今年市北区举办的萝卜会上,《金龙献瑞》全国萝卜雕刻艺术大赛也精彩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雕刻大师运刀如笔,雕刻的每件作品栩栩如生。特别是长7.5米,宽1.30米的大型雕刻作品《九龙壁》,吸引了众多逛会市民驻足观赏。在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极具民间特色的绝活杂耍表演也同时亮相,如杂技、武术、二鬼摔跤、抽陀螺、抖空竹、童子功顶双枪等,为传统文化注入丰富元素,也让市民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据四方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刘旭局长介绍,每年糖球会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都会有一些创新与探索。挖掘民俗资源,秉承创新精神,以更新颖的活动形式、更丰富的节庆内涵和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让糖球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的平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注入时尚流行元素,为节会增加了亮点,也让节会焕发新颜。比如,今年糖球会开发了一款以糖球会吉祥物为主角的智能手机游戏,目前下载量近万次,包括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用户评价达五星级,向全球推介了糖球会。

    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到节会中,让节会影响力更大,各种节会的举办方都表示会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传统文化。通过不断探索,让节会举办的更加成功,更受市民、游客的欢迎和喜爱。(朱夏 雅南)
上一篇:商务会展成嘉兴旅游强劲增长点
下一篇:首届新西兰大中华区旅游洽谈会在深圳开幕
《会议》杂志
《会议》总第79期

总第79期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