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道
在会议产业界,“中国会议产业大会”是一个聚会、交流、学习的综合性平台,对于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会议产业大会”也是中国会议市场上一个普通的行业年会,与其它年会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已成为中国会议产业界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当然,按照品牌性会议的要求,“中国会议产业大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四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结束后,我们做了将近一个月的会后调查,调查对象几乎涉及所有的与会者,包括嘉宾与演讲人、各类参会代表、赞助商与合作伙伴等。大家普遍对本届大会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同时也为大会的改进和提高留下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与肺腑之言。根据会后调查的情况以及几年来策划与组织“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的体会,笔者有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关于经验与体会
一是品牌化。只有把创建会议品牌作为会议策划与组织工作的核心目的,会议才能获得持久的前进动力;
二是专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办及承办机构人员的专业化,另一个是主办与承办机构要善于与专业公司开展合作;
三是科技化。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视音频技术等,可以大幅度提升会议现场的效果;
四是国际化。在全球化与国际化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际化是中国会议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是规模化。从发达国家会议产业发展状况与我国会议市场的发展前景来看,中国会议的规模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六是层次化。主要是指会议日程与议程设计、活动安排等要服务于多种层次的与会群体,使不同类型、不同职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与会者都能在会议(年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对于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做得很好,而是说我们一定要做好。
关于改进与提高问题
“中国会议产业大会”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而这其中的大部分都与会议举办的经验积累、时间积累有关。一般认为,“会议”要成为品牌,至少要到四、五届之后。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会议”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才能够完备并逐步稳定下来。这些关键因素包括:资金(赞助费、参会费、广告费、摊位费等)、参会群体、嘉宾、演讲人、合作伙伴以及会议的策划、运作及控制能力等。本次会后调查反馈意见里比较集中的问题,比如演讲人超时与自我宣传过多、合作洽谈数量不足以及细节工作不够到位等问题,在我们看来,都与以上提到的“会议”成功的条件不够成熟有关。
总之,“中国会议产业大会”是我国会议市场上的一员新兵,同时又是“会议人的会议”,我们愿意与业界分享会议策划及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以求共同发展。我们相信,在大家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加上自我努力,“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创建中国会议品牌、国际会议品牌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