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议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提升科研与学术水平
通过举办相关行业协会的年会,可以将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及相关专家学者等吸引到举办国家与城市,使举办国家与城市相关产业的政府领导、企业负责人及广大从业人员等,有机会及时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动态,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专业水平和实际运作能力,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展开交流。另一方面,政府、企业等还可以藉此平台展示自身良好形象,扩大区域及企业的市场知名度。
专业性、学术性年会对于举办地科研与学术水平的提升也同样意义重大。举办地的相关人员有更好的机会参与会议论文的投稿、评选,并在论坛上发言等。这对于举办地很多平时无法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普通教学与研究人员来说,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当然,高水平专业会议对于目的地的积极意义远不止于此。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将注意力投向了国际协会类机构举办的年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会议”。且不说这些会议申办成本的高低,真正每年能到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提供的数据,2010年,来华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数量是282个,这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品牌性会议的实际需求。因此,创建我国自主会议品牌体系,有效发挥会议对于产业及学术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会议能够有效拉动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认为,会议展览业具有1:9的经济拉动作用。会展活动可以有效带动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交通、旅游、体育、文化、广告、印刷、物流、信息、公关、礼仪等十多个相关行业。“中国糖烟酒会”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会展活动之一。根据成都市博览局提供的资料,2010年“全国春季糖烟酒会”为成都市带来超过18.5万专业观众,拉动消费17.82亿元。另根据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近期对于一些大型会议进行的抽样调查,受访的几个会议都能为举办地带来数千万元的各类消费。品牌性会议具有规模大、影响力强等特点,因而其消费拉动性也就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