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8)
杂志文章
首页 > 杂志文章

关于会议国家标准的几点思考

2010年04月12日    来源:《会议》杂志    围观:6805次       

文 | 刘海莹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

  改革开放使我国会议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全市接待14.8万个会议,2008年全市接待会议达到21.2万个,年均增长8.65%;2004年全市会议收入27.97亿元,2008年达到64.8亿元,年均增长26.34%,收入增长幅度远高于数量增长幅度。据ICCA统计,我国内地1999年至2008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的排名从第20名上升到第11名,北京更成为全球接待国际会议的10强城市之一。我国已成为全球会议大国,但远不是会议强国!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但我国会议业缺乏统一的会议分类和术语,各地会议业统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会议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进行会议、展览关键国家标准的研究工作。鉴于国家会议中心的行业地位和丰富的人才、信息资源优势,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将该子课题《会议分类和术语》国家标准委托给国家会议中心编制。国家会议中心从2009年下半年着手开始这项工作。今年1月初正式接受委托后,国家会议中心项目组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资料,联系有关国际协会,参考国际惯例,立足国情,收集案例,集思广益,精心推敲,至今已对基础稿修改了九次,并召集部分行业专家进行封闭式讨论,初步取得了一致意见。3月20-21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笔者在大会上第一次对《会议分类和术语》进行了公开介绍,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兴趣。
  
一、《会议分类和术语》的制定目的
  
  为我国会议业研究、行业统计和行业政策制定提供统一的标准。
  
二、《会议分类和术语》的制定原则
  
  1、高要求、高标准:严格遵循制定国家会议标准的目的要求,达到国内会议产业的最高水平。
  2、通用性: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条款。
  3、科学性:结构合理、内容科学、重点突出、描述规范。
  4、引导性和先进性:分析借鉴国外术语,有限引入新理念,统一英语名词,利于培训教学。
  
三、《会议分类和术语》将利于
  
  行业监督管理、统计评价、实务操作和学术研究与交流。
  
四、《会议分类和术语》无法做到“行业全覆盖”,只选录常用和关键词条。但要体现:
  
  1、先进性,与时俱进
  比如:会议,一般是在“特定的地点”召开。而随着视频会议、电话会议、虚拟会议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会议没有了“特定的地点”。因此,拟改为“在特定的空间”。
  2、与国际接轨,有选择的引进、介绍。
  3、规范定义,对似是而非的词条力求做出明确定义。
  比如:卫星会议,通常情况下不是指“利用卫星技术和设备召开的会议”。
  4、发挥引导和教育作用,帮助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能力。
  
五、预计词条数量100余个。
  
六、会议分类:拟设4种分类
  
  1、按主办单位划分
  企业会议corporate meeting
  企业主办的,以行政、管理、技术、营销等为内容、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会议。按照参会人员的身份,可分为企业内部会议、企业外部会议、内部和外部结合的企业会议三种类型。
  社团会议association meeting
  协会、学会、商会、基金会、校友会等各种社团组织主办的,通常由注册会员参与的一种会议形式。社团会议也包括教育机构或研究院(所)主办的,以学术探讨和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会议。
  政府会议government meeting
  政府机构主办的,以商讨政府各项事宜为主要目的,通常由政府工作人员参与的一种会议形式。政府间会议属于政府会议范畴。
  2、按会议规模分: 
  小型会议small-sized meeting
  参会人数在3-199人之间的会议。
  中型会议medium-sized conference
  参会人数在200-999人之间的会议。
  大型会议large-sized conference
  参会人数在1000-2,999人之间的会议。
  特大型会议super large-sized conference
  参会人数在3,000人以上的会议。
  3、按与会者的国别分
  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meeting
  由来自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代表参加的会议。这些代表总数不低于参会总人数的10%。
  国内会议  domestic conference, domestic meeting
  由来自2个或2个以下的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的代表参加的会议。
  4、按会议的举办周期分:
  定期会议periodic meeting
  指按照规定的时间或时间间隔召开的会议,通常有一年一次、两年一次、三年一次、四年一次等召开频率。
  
  不定期会议,非周期性会议 aperiodic meeting
  不按固定周期召开的会议,有时会因临时或突发性事件而召开。
  
七、会议术语和定义共9个类别:
  
  会议形式,会议组织机构,会议服务商,会议人员,会议文件,会议活动,会议室布局,会议设施和设备。
  
  这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初稿,欢迎大家评头论足,畅所欲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我国第一个《会议分类和术语》的国家标准,既符合国际通行习惯又具有中国特色,为推动我国会议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我国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背景、意义、挑战与策略建议
下一篇:PFK:会议中心市场调查
《会议》杂志
《会议》总第79期

总第79期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