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马清泉
关于城市会议郊区化这种趋势和潮流,就龙脉温泉这十五年的发展来看,我觉得这是必然的。为什么呢?有两层原因,一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再加上市中心的交通问题、污染问题,让人在紧张、慌乱当中就更想逃离钢筋水泥的包围。当一个单位要举办年终会、总结会、产品研发会时,一般人都想找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晚上可以看星星,白天不受汽车喧嚣影响的地方。同时,享受到学习、休闲,一举两得。我们的有些客户一年当中一次、两次、三次来我们这开会培训,他们在市内有自己的会议中心,甚至许多企业有超过三百人的会议室,为什么还出来呢?因为老板觉得公司的整体氛围让员工紧张,出来是压力的释放。只有快乐的企业才会有创新能力,所以会议郊区化是受生活氛围和工作氛围的影响,是人们在追求品质生活过程中的一种顿悟。
二是现在会议中介机构越来越多,如小咨询公司、小商务公司、小旅行社、三五人的会议服务公司等,他们没有开会的条件。当有会议、培训或答谢客户需求时,第一要找商务酒店,但市内商务酒店周一到周五都排得比较满,还存在价格和预约问题,很麻烦的。而度假村正好相反,周一到周五清闲,周末忙,所以度假经济又叫5+2经济, 五天空白,两天百分百入住率,这就为很多需要接会的小公司提供了条件,因为在那5天它的价格是便宜的,这对小会议公司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大家都想省钱,降低成本,如果去市内一个5星级酒店租一个五十人的报告厅或会议室,大概需要一万元的费用,反之你来郊区,很可能是这个价格的六成,省下的四千元可以用在礼品费、资料费上,甚至可能把开会人的餐费都节约出来了,那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形成会议郊区化的原因之一。
人们对心灵家园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成本降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两者如都能满足的话,何必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徘徊呢?当然,当有一天郊区不再是郊区的时候,就会有新的郊区出现,人们对清新空气,对安静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永恒的。度假村虽然比城里的酒店价格低,但价格不是主要因素,是人们对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是时代进步、国民经济水平提高所出现的必然趋势。
从度假村的特色讲,在市场经济来临的时代,为了竞争,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都在拼命地包装自己的产品,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龙脉最大的特色是,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不单单是天然温泉。龙脉地处小汤山地区,小汤山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龙脉是明清两代的行宫,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我们又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更多的现代设施和现代文化,目的是希望人们到这感受天然温泉的同时享受一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这种飞梁斗拱、彩图描绘不是通过现代科技能做到的,这种特色也是学不来的。龙脉的追求是成为百姓的休闲圣地,这也是我们在努力打造的一个品牌。同时,中国依然是一个中低消费水平国家,来这的客人人均消费在200~300元就可以,当然也希望他能消费两三千元,但那得需要时间。所以特色建造要立足自身的固有特点、客观情况和国人消费水平,才能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对郊区会议的未来发展,做为度假村来说,当然希望会议到郊区来,到度假村来,这是肯定的。但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责任,那就是郊区的度假到底该怎么做?到底该满足开会人的什么期望?对于多数人来说,到你们度假村来体验,能否给你打满分,细节问题很关键。如一个领导讲话,我们会放三个麦克风:有一个不响,还可以保证有两个响;有两个不响,还可以保证有一个响,确保服务不出问题。但服务是需要人去做的,需要人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影响、记忆力问题、身体素质问题、健康问题都可能导致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这会影响客人对我们工作的期望值。消费者的苛刻,是对我们工作的推动,只有他们苛刻了,我们才能进步得更快。
个人认为未来郊区度假村对自己的要求不要低于市内的星级酒店和商务酒店,这是市场的问题,不是个人感情的问题。度假村的发展、郊区酒店的发展,只有品质越来越高,才能更好地生存,因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要让别人选择你,除了空气清新,价格有一定优势,还要把自己做得更好。度假村的发展就是要发挥度假村的优势:让天然的东西更加天然,让亲和的东西更亲和,让在市内紧张的人们在我们这得到更好地放松。
同时,也希望在给客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体现出我们的真诚,我们的质朴,我们的自然,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想办法把它发掘出来,进行包装,做成产品,形成产业,这样才能谈得上郊区度假村行业的发展使命。目前郊区会议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变革期,我们正在努力地、有危机感地向前走,因为我们看到了未来度假村发展的大好趋势: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人民生活越稳定,收入越高,越渴望更多的休闲,更多的放松,更希望和家人在一起谈论亲情,更希望和朋友在一起聚会娱乐。这时,服务经济的需求,服务经济的张力就会强烈的显现出来,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难得的机遇,更是一种职业的使命和责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高效、快速地发展起来。酒店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日益繁荣,特别是郊区的会议场所及度假型酒店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长,在会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趋势。它得益于以下几点:
首先,郊区会议场所大多位于风光秀丽的景区之内,清新的空气,怡人的风景是多数市区酒店不具备的,某些酒店还具备温泉疗养,蔬菜、水果采摘等特色服务项目,极大地迎合了现代都市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愿望。
其次,由于郊区会议场所距离市区较远,便于组会者统一管理,能起到封闭式培训、学习的作用,可较好的达到会议的预期效果。
第三,郊区会议场所往往占地面积较大,具备了接待各种类型会议的条件,而市区很多酒店因会场面积较小不配备大型会议场地,郊区会议场所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当然,如今郊区会议场所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郊区会议型酒店、培训中心等数量过多,并且仍在不断增加,各企事业单位也竞相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造成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会议经营场所的很多服务人员是当地招聘的或在校的实习生。这些员工大多数不曾从事过酒店行业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只有经过企业内部培训才能上岗,因此服务标准有时不到位,在服务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某些郊区会议型酒店周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如:医院、商场、邮局等,给客人带来了一定不便。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不足,郊区会议型酒店的经营管理者首先应注重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有什么样的意识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员工只有树立了主动的、超前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的为客人服务。同时,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信誉也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拥有更大的市场,仅凭硬件设施设备的齐全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在软件上也要与之匹配,并驾齐驱,才能为客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许多会议界人士提出:城市会议郊区化已是一种趋势和潮流。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城市会议郊区化的趋势已基本形成。业内人士的分析是正确的。作为郊区度假村,我们的市场定位是:以会议、休闲度假为主,消费主要群体为政府机关单位,各大、中、小型企业,各大高校及旅行社。针对这些不同的客户群体,细分会议市场,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在硬件方面加强改善,软件上提升服务,以达到客户满意的终极目的。
郊区会议场所的特色是:环境优美,远离城区,有利于会议人员的集中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同时在会议闲暇之余,让参会人员放松心情,摆脱工作重负,劳逸结合。因此,近几年各山庄的销售收入基本上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如我们山庄的收入中会议所占比例为85%左右,年增长率约为6%。在所承办的会议中,政府会议的比例相对下降,公司团队、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相对上升,但主要是北京市的各类会议。由于处于郊区,交通不太方便,外省会议不好组织管理,因此接待外省的会议不多。即使有一些外省会议,也是旅行社,在京单位组织发起的。另外山庄现有的设备、设施、规模、配套服务等承办大型外省会议还不是十分成熟。同时,政府会议会受到财政的制约,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更是精打细算,为此,还需进一步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和提升软件管理服务,创出具有本山庄特色的品牌,迎来更多的会议人士到此办会和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