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8)
焦点资讯
首页 > 焦点资讯

【青道观点】《会奖业思考》自序

2017年11月08日    来源:    围观:3934次       
  进入会议这个领域,开始办杂志、做活动,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文章写了不少,如果算上翻译的、采访稿、论文等等,大大小小也有三四百篇。惰性每个人都是有的,坐在那里,对着电脑,每次都文思如潮,时刻都充满激情,显然是不可能的。做杂志最初的几年,因为营收状况不好,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干。那个时候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也没有太多思路,写出有价值的东西来比较困难。杂志需要内容,怎么办?最好最快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翻译国外现成的东西,第二个就是不断写采访稿。最初几年的写作就是这么过来的。微信的出现改变了我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在杂志和其他纸媒上写文章,你很难感觉到读者就在那里,因而写作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是网络让我真实地感觉到读者的存在,而且能够不断地从他们那里获取力量。我在网络写作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接受周春雨的邀请,给中国贸易报写专栏文章,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几年的专栏写作,不但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文字更为流畅,还让我养成了在规定时间节点前交稿的习惯。
  写文章是一回事儿,出书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这两年我一直想着写一本书,甚至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拉出了提纲。想写的书,是关于会议市场、会议与奖励旅游运营管理的,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可由于时间安排不开,写作计划只能往后推了,而且估计近两三年都没时间。2017年初的时候,一位朋友建议说,可以将这些年发表的文章集结起来出版成书,原因有二:一是纸质图书有利于深度阅读,二是网络与图书的传播渠道不同,没准儿会对更多的人有帮助。我想想觉得也是,加上今年又是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第十年,这时候出版一本书,还能为大会增添一些色彩。同事们也这么鼓励。于是,在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帮助下,出书的事情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
  关于这本书,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关于文章的选取、排序等问题。
  我的文章选题比较杂,除了会议与奖励旅游专业的之外,还有关于互联网、读书、荐书等,这次只选取了与会奖专业有关的文章100篇。所选文章的时间跨度是从2009年到2017年9月初,但所选的文章中80%-90%都是近两三年新写的。大家在阅读我前些年写的文章的时候,还需要费点心思,联想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环境。在排列顺序上,每个篇章都是按由近及远的方式排列的,排在前面的都是新写的。这些文章最初发表的地方也比较多,主要是:《会议》及《MICE-Link》(会奖链接)、“王青道”微信公众号、中国会议产业网、《中国贸易报》、中国经济网以及一些文集等。
  二、关于专业用语、目标读者群体及写作风格等问题。
  我的文章是写给有一定基础的会议及奖励旅游从业者和专业人士的,因此会在文章中使用一些专业词汇,而且也没有做太多的解释。有必要说明的是,在会议、展览、旅游三个大领域中,我是偏重于会议以及会议与旅游相结合的那一块儿,所以在文中经常使用的词儿,除了“会议”、“会议产业”、“会议市场”,就是“会奖”(会议与奖励旅游)、“会奖产业”、“会奖目的地”等。其实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定义,“会议”包括会议、会议附带的展览、奖励旅游三个部分,我说的“会议”、“会奖”指的就是这一领域。经常使用“会奖”这个词,还有些强调会议市场、会议与旅游之紧密关系的意味。
  文章还会经常用到“PCO”——专业会议与奖励旅游公司、“DMC”——会议目的地管理公司等,以及其它业界常用的英文缩略语。
  由于是观点分享、问题探讨甚至是随笔性质的,所以我没有去追求所谓的学术严谨性,而是力图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问题说清楚,或给人以启发,或引起争鸣。有时候,我还愿意使用一些轻松的、口语化的表述方式,以便与说教式的、程式化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区分开来。
  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产业形态,而且产业链条长、交叉领域多、表现形式复杂多变,想通过简单观点分享的方式把这些都说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本书里的内容只能算是个人的一种梳理和思考,其中的很多问题还有待于业界共同探讨,才会更加接近于事实的本来面目。
上一篇:【青道观点】后“金砖”时代的厦门,会奖业可以期待些什么
下一篇:【青道观点】服务链、价值链与会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会议》杂志
《会议》总第79期

总第79期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