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产业网——《会议》杂志官方网站
   搜索文章
第十一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18)
焦点资讯
首页 > 焦点资讯

会议市场的假象

2016年01月12日    来源:会议/MICE-Link    围观:1186次       
文|王青道
  根据美国会议产业理事会(CIC)发布的数据,美国2012年会议市场的花费总额约为2800亿美元,约占美国该年度GDP总额的1.8%。如果按同比例计算,我国会议市场的花费总额应该在1.2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会议市场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没有统计数据,只能靠推测。根据业内外人士的普遍看法,即便没有1.2万亿元人民币,1万亿元人民币或者8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总会有的。在这种“推测中的巨大市场”的诱惑下,很多企业、投资商纷纷进入会议市场,而且期望在短期内建功立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后,猛然发现,中国会议市场与他们想象的不一样——看起来很大,可做到一定的份额却很难;原本在很多行业成功运行的法则,在会议市场上却失去了效力。前段时间,一位新入行不久的企业负责人跟我说,不在这个行业摔打几年,想弄出点名堂真不容易。他说得对,但凡在中国会议市场上有不俗表现的人,大多都有着十年八年以上的功力。看着一些新进入者碰壁,一位资深的业界人士带着有些得意的表情说,会议市场不认“投机客”。 
  那么,会议市场到底什么样?为什么它和看上去的大不一样?统一的会议市场是不是存在?看来,探究其中的真相很有必要。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将会议市场的复杂结构一下子呈现出来,但是通过对于一些典型“假象”的分析,我们就有可能更加接近于它的本来面目。
1  会议市场是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笼统地说,会议市场很大,这话没有什么毛病,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就会产生误解或者误导。“会议”这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可它在市场上的表现却极为复杂。到现在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在分类方面的复杂性能够超过会议。这么说吧,如果想要把会议市场的结构及其特点说明白,没有一大堆的表格和文字,是根本做不到的。
  美国学者Savio Chan总结说,中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一个市场的集合。这句话特别适合于中国的会议市场。如果有人说,他可以通过几种简单的方法,将会议市场整合起来,而且还可以做到一定规模,请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话。偌大的会议市场是被分隔在众多细分市场当中的,统一的会议市场在目前的中国并不存在。
2  会议市场的花费额是不是真的很高?
  美国人是按“总花费”来分析会议市场的,而“总花费”涵盖的环节和项目类别很多,但具体到某个方面所占的比例就很小了。比如,大家都在争抢“会议场所”市场,乍一看这个细分市场很不得了,可能有数千亿元,即便拿到其中的十分之一也不少。可仔细分析,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会议场所分为数十个门类、上百个子类,更何况几乎每个子类在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管理模式、覆盖地域、运作思路、功能构成、地区特点、客源结构、客户类别、地理位置、专业服务、流程控制、价格机制、结算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没有什么统一的解决方案,可以吃遍全中国。
3  中国会议从业者的数量是不是很庞大?
  一个做专业培训的朋友跟笔者说,会议市场这么大,从业者这么多,做会议专业培训潜力一定很大。其实,这也是一种假象。美国人把专业做会的称作“会议专业人士”(meetings professional),这种分类方法很科学,因为它把这部分人与那些非专业人士进行了区分。
  中国会议市场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会议专业群体的数量还比较小。我们要知道,“会议”相关的工作是交叉性极强的,可能上千万人都会做一些与“会议”相关的事情,但他们只是“顺便”做做而已,只有极少数人才会真正成为“专业会议人士”。一般来说,如果某个人的“会议”相关的工作量达不到50%至60%以上,他就很难有“会议”专业的认同感,也就不会过于关注“会议”市场上发生的事情,不会去参加“会议”专业培训。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议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大,“会议”的专业性在进一步增强,专业从事“会议”的人数也会变得很庞大。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做会议市场,就像烹制高汤,需要慢慢熬,熬到了一定的火候,滋味自然就出来了。
——文章摘自:中国贸易报
上一篇:【CMIC 2015专题】差旅论坛
下一篇:PCO:做一次MICE行业的Change maker
《会议》杂志
《会议》总第79期

总第79期

北京亿文思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8100742 号